胡雄
一、基礎信息
個人簡介:胡雄,男🐇,漢族⤵️,1962年6月生👨🏿🔬,上海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上海市教學名師,現任上海港口與海洋重裝備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及其設備狀態監測評估與決策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設備管理協會狀態監測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主要從事大型裝備結構的狀態測-控-評-管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在大型起重機與港航物流裝備的健康管理、故障診斷🫅🏿、安全評估🚱、實時系統集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個人基礎信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2年6月
職務:教授
博碩導🚣🏿♀️: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
電子郵箱⏱:huxiong@shmtu.edu.cn
聯系電話:021-38282617
(二)教育經歷
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流體傳動與控製專業𓀁,取得博士學位
於上海海運意昂4機械系機械工程專業💁🏼♂️,取得碩士學位
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機械設計製作及自動化專業,取得本科學位
(三)國際交流與合作經歷
曾前往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任訪問教授
(四)社會兼職
上海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及其設備狀態監測評估與決策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
上海市設備管理協會狀態監測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二、科學研究
(一)研究領域及科研團隊
研究領域🐆:電氣工程/機械電氣系統安全工程🦸、港航物流裝備的健康管理👩🦽➡️🧑🎨、故障診斷、安全評估
科研團隊:港口與海洋重裝備安全工程學術團隊
(二)科研項目
1. 大型起重機械用微納傳感監控系統研製及工程示範,科技部863子項目(2013AA041106)🥷🏽,2013-2015📍,主持。
2. 大型港機實時工作狀態健康評價及智能化處理,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創新行動計劃項目(09170502300),2009-2012,主持。
3. 國能(泉州)熱電有限公司碼頭螺旋式卸船機船運事故原因調查和維修評估,2022-2023,主持🍫。
4. 原料三期三臺卸船機健康測試和安全評估,2023👩🏻🎤,主持。
5. 香港MTL碼頭吊機監測,2023,主持🧑🏻🎓。
6. #3📤、#4卸船機鋼結構性能檢測及補強加固方案委托設計,2021.7-2023.12,主持。
7. 船舶智能監測系統及專家評估網絡平臺,2019.12-2021.12🗺🧛🏽,主持。
8. 海工吊機狀態實時監控與健康管理技術研究 2019.08-2022.06🏄♂️🎻,主持。
9. 迪拜22+1臺在役起重設備群狀態健康管理與綜合維修決策,2012.11-2012.12,主持。
10.沙特6臺集裝箱橋吊綜合性能測試與分析,2009.3-2009.4🤌🏼,主持。
(三)代表性論文成果
[1]胡雄,一種研究異步電動機振動的新方法[J]機械工程學報,1993,29(1):71-76.
[2] 胡雄,佟德純,陳兆能.流程工業設備診斷系統的開發[J].振動與沖擊,1995(02):40-43.
[3] 胡雄,陳兆能,佟德純,朱繼梅,沈永明,沈一飛.在線式設備振動狀態自動識別系統的研究[J].振動與沖擊,1997(04):9-14.
[4] 胡雄,陳兆能,佟德純,朱繼梅,沈一飛.基於自組織神經網絡的實時統計特征抽取方法[J].振動工程學報,1998(01):99-104.
[5] 胡雄,陳兆能,佟德純,朱繼梅,史家鈞.多參數監測與模式識別技術在斜拉橋模型中的應用[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0(03):60-65.
[6] 胡雄, 王誌欣, 陳兆能. 基於粗糙集的電機機械狀態特征的約簡研究[J]. 振動與沖擊, 2007(08):32-34.
[7] 胡雄, 徐丹, 廖勝前,等. 門機機電狀態綜合監測與分析[J]. 中國工程機械學報, 2009, 7(003):317-321.
[8] 胡雄, 汪超, 唐剛. 基於STM32的六自由度平臺的姿態測量系統設計[J]. 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 042(004):597-603.
[9] Hu, X; Li, FR ; Tang, G.Kinematics Analysis of 3UPU_UP Coupling Parallel Platform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J].IEEE ACCESS,2020.8, pp.158142-158151.
[10] Hu, X; Zhang, BY; Tang, G.Research on Ship Motion Predi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ual-Pass Long 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J].IEEE ACCESS,2021, 9 , pp.28429-28438.
(四)代表性專利成果
[1]2010🔂,超低頻位移振動與拉彎復合應變綜合試驗裝置🦽。授權號:ZL201010280497.9☛,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2]2011,橋式起重機大車軌道不均勻沉降實時監測方法🧙🏽。授權號:ZL201110165236.7,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3]2017🤵🏻♂️,超低頻簡諧振動位移與拉彎復合應變綜合測試裝置🪇。授權號🔤: ZL201710125088.3,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4]2019,一種單軌接觸式軌道檢測車。授權號:ZL201921007505.5,獲國家發明專利(第一發明人)
(五)基地
上海港口與海洋重裝備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基地/平臺負責人。
(六)科研獲獎情況
“大型港口機械本質安全與健康評價系統關鍵技術與應用 ”獲得2016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大型機械結構常用板材的裂紋擴展規律研究”獲得2002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六)🧑🧒🧒;
“橋吊機械遠程診斷系統”獲得2007年中國港口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單位,排名第二);
三🫃🏻、教學信息
(一)授課信息
主講本科生課程🤟🏼:《測試技術》、《檢測技術與傳感器》
主講研究生課程:《工程信號處理及應用》
四、其它成果或榮譽
(一)其它榮譽
上海市育才獎👨🏽🎤,省部級,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2007年;
第二屆上海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省部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2006年;
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省部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1997年;
第四屆浦東新區十大傑出青年和新長征突擊手標兵稱號,浦東新區區委,1997年;
劉浩清師資培養二等獎,校級,意昂4体育平台,2021年